往屆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上的工程機械產品。(資料圖) 組委會供圖
中新網長沙5月18日電 (唐小晴 易丹)“十四五”期間,中部省份湖南以打造工程機械世界級產業集群為目標,力爭到2025年建成國際一流的工程機械研發中心和“智造”中心,集群規模穩居全國首位。
這是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、一級巡視員黃學工18日在長沙解讀《湖南省工程機械產業“十四五”發展規劃》時透露的消息。當日,2022湖南工程機械產業鏈發展大會舉行。
黃學工表示,工程機械是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,湖南力爭到2035年全面建成核心技術引領產業變革方向、全球資源交匯集聚、產業規模全球領先的世界級工程機械產業集群。
湖南是中國規模最大、實力最強、技術水平最先進的工程機械研發制造基地,坐擁4家“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”企業。2021年,湖南工程機械行業取得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,183家規模企業營業收入2800億元,占全國工程機械行業的30%以上,行業的資產總額、營業務收入、利潤總額連續12年居全國各省市首位,行業形成了產業規模大、創新能力強、集聚程度高、品種規格齊、發展模式新、國際化步伐快六大優勢,工程機械已經成為湖南制造走向世界的一張亮麗名片。
“工程機械湘軍”這份亮眼“成績單”離不開加速國際化。2021年,多家龍頭企業海外銷售實現高速增長。其中,三一重工在50多個國家實現銷售收入翻番增長,實現國際銷售收入248.46億元;中聯重科境外收入同比增長51.05%。
“‘一帶一路’沿線國家快速發展,金磚國家、發展中國家、非洲國家正在成為工程機械中長期戰略市場!秉S學工說,發達國家出臺擴大投資和刺激消費政策,國際市場仍有長期成長空間。
工程機械作為“重資產、強周期”行業,正在接受全球疫情等帶來的嚴峻挑戰,但第四次工業革命和第三次能源革命,正給行業帶來一個前所未有的超級技術窗口期,數字化、電動化、國際化正在成為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新趨勢、大趨勢。
在湖南省工信廳黨組副書記、副廳長楊親鵬看來,工程機械市場具有周期性,“機器替代人工”、數智化賦能、排放標準提升等因素,正在成為驅動行業發展新的主要動力,工程機械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沒有改變。
湖南通過舉辦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推動工程機械行業創新發展,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,加快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工程機械產業發展新格局。從目前簽約情況來看,2023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將繼續保持世界工程機械50強中30家以上企業參展參會。
據了解,組委會通過自建、代理合作方式,已在法國、日韓、馬來西亞、智利、印度等國家建立海外工作站,與60家國際合作機構進行戰略合作,建立起初步的海外采購網絡,預計實現3萬人次以上的國際購買商參展參會。
“通過我們的努力,使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的新產品、新技術、新工法在湖南得到充分集中展示,使工程機械產業鏈上、中、下游各類企業及政、企、學、研、用、金之間的交流合作,不斷得到拓展和深化!睏钣H鵬說,“十四五”,湖南以培育壯大產業主體和優化產業生態為主要路徑,抓創新、促轉型、補短板、推應用、強基礎、建生態,到2025年力爭建成全國最大的工程機械制造產業高地、全國功能最強的工程機械產業服務中心,集群規模達5000億元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