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中部電力科技產業園是湘鄉經開區的“園中園”,一期占地只有181畝,但“單產”頗豐。近日,當地財稅部門盤賬后確認,這家園區去年完成稅收3.02億元,畝均稅收166.5萬元,“經濟密度”之大全省少見,成為我省集約節約用地的典范。
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,湘鄉人陸續創辦了30多家小微電力建設施工企業,承包一些電力安裝工程,帶動就業近10萬人,年產值突破50億元,當地農民工靠此年增收20多億元。當時,這些企業還是分散在全國各地的“游擊隊”。2008年冰災,我省電力設施損毀嚴重,湘鄉市一夜之間組織5000名電工,協助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搶修電力設施,“電力湘軍”名號不脛而走。
2016年春節,湘鄉市舉行“迎老鄉、建家鄉”新春茶話會,22家電力建設施工企業接到邀請。陳青生、熊江南等老板坐在席間討論:我們在外面闖蕩,辛苦了大半輩子,是該回來建設家鄉了。陳青生等人當即決定把企業搬回湘鄉,其他電力建設施工企業老板也紛紛響應。
見創辦電力產業園的時機成熟,湘鄉市出臺專門的優惠政策,設立每年1億元的產業扶持資金,連續扶持10年。湘鄉經開區定人員、定責任、定進度,包任務、包時間、包質量,迎電力建設施工企業入園。45家電力建設施工企業入駐,其中38家企業的總部設在園區,去年實現產值64億元,稅收3.02億元,占湘鄉經開區稅收總額的52.18%,畝均稅收達166.5萬元。
過去的“游擊隊”,在園區成立協會組織,整編成“正規軍”,抱團取暖,借“一帶一路”出海。在坦桑尼亞、幾內亞、烏干達、馬來西亞、斯里蘭卡、越南、老撾、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電力項目工地上,都能見到“電力湘軍”矯健的身影。湘鄉“電力人”已名揚海外。